日前,2025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中国区发布仪式在上海闵行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会上揭晓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中国入选名单,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药制备与递送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郑迪威凭借在细菌生物材料领域的突出贡献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郑迪威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实验室在培养年轻科研力量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就的有力证明。
郑迪威研究员于2023年作为优秀青年人才被引进至本实验室。自加入以来,他迅速展现出卓越的科研才华和创新能力。郑迪威研究员聚焦于细菌生物材料研究,提出生物材料赋能细菌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瘤内菌群重塑和代谢级联调控,为重大疾病治疗提供新策略。其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过程杰青"(BR计划)和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等多项重要资助,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持续获得Nature Medicine、Nature Reviews Cancer、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等权威期刊的重点评述与推荐,入选中国肠道菌群研究十大代表性成果;相关研究有望提升我国在工程菌治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工程菌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此次郑迪威研究员入选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标志着实验室在培养年轻科研人才方面的战略布局取得了初步成效。实验室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平台。郑迪威研究员的入选,不仅为实验室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更多年轻科研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未来,生物药制备与递送全国重点实验室将继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科研氛围,鼓励他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实验室也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整体科研实力,为解决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TR35介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1999年起每年都会从世界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应用中对35岁以下、且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进行遴选,最终形成一份全球创新青年英雄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评选首次落地中国,专注于挖掘新兴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国青年力量。此外,该榜单也是Innovators Under 35历史上规模最大、评审级别最高的区域性榜单,不仅汇集了中国最有潜力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科技青年,更展现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